Monday, October 30, 2006
天空响起阵阵雷声 是死神要来带走我敬爱的他吗?
电话的另一边还在继续地说着,但我却整个人愣了。
一直都在担心的事今天终于还是发生了,
我现在不能哭,但我还是哭了。。。
我明天就要回家去看他最后一眼,
安息吧!外公,我会永远怀念您的。
BMS 2B
不同的上课方式
不再每天做功课,每天交功课;
没有课本,只有讲义,有的甚至没讲义;
老师用powerpoint讲课,学生自己做笔记;
学习的范围增广了,必须懂的时事也越来越多;
功课不再是功课,而是报告,英文称作assignment;
以前是一学年,现在是一学期;
上课时间不再从星期一到星期六,730pm到310pm;
今天上课坐前面,明天想睡觉就坐后面。
第一次...
第一次投票
以前在大选时,常听大人们在谈选举,投票。而且最好奇的是,选票上为什么要划(X),而不是勾?
一直很好奇,可是到现在还是不知道答案。 新院是个民主的学校,学生自主很重要。我们在这里就要开始学习善用作为一个国民所拥有的权利。
第一次住宿舍
我自认是个适应力强的人,所以很快就能适应宿舍的生活。不仅如此,我还蛮享受宿舍生活,因为可以暂时逃避妈妈的啰嗦以及每天回家要做家务的烦恼。在宿舍里,我学习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幸运的,我的四位室友都是很好相处的人,大家来自不同的州属,在这里守望相助。
第一次制作报纸
因为《观察家》,我尝到采访议员及路人的感觉。因为《观察家》,我要一边爬山一边拿相机拍照。最重要的是,因为《观察家》我才清楚报纸的制作过程是那么的繁重,不简单。所以我应该要用心的看报纸,仔细地看报纸。
第一次煮晚餐
由于午餐时间都很繁忙,所以我和室友们大多是煮晚餐。没什么烹调经验的我们刚开始的作品是比较。。。什么什么的(不知如何形容)~~~但还可以吃啦!后来就慢慢的进步,菜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说真的,自己准备晚餐的费用比在外头吃的费用要省多了,而且又健康又卫生。
第一次的presentation
超紧张。。。超紧张。。。发现自己的手和脚微微的在颤抖,说的话结结巴巴。虽然以前中学时期有很次站台上报告的经验,但在学院的报告就是不一样,也许是因为要呈现自己的作业的关系,信心不够的话,还真是很难撑完那二十分钟。
第一次不必穿校服上课
哈哈,这是我在中学时期非常期待的一件事,因为我不喜欢我国国中的校服设计。
第一次写blog
不一样的做功课方式--就是写blog。不要怀疑,这个名叫“blue sea”的blog就是我的功课(老师,不好意思,我说出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写blog的经验,很新鲜。刚开始时不习惯,也放不开,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现在越写越开心,也越无所谓了,反正是自己的想法、意见,只要不人身攻击就好了吧!!
应该还有其他的第一次,但记不起了。。。
一年半了。。。
我在新纪元媒体系读了一年半了,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故事,有快乐的、激情的、悲伤的、愤怒的、温馨的以及疯狂的。讲到这一年半内好像过得很精彩酱,其实是有啦,至少在我的生命里是很新鲜的、难忘的。
在这一年半里,我也不算太活跃,但还是有携手办活动、参与表演、投票等等。总之就是不知不觉做了很多东西,让我的大专生活留下很多回忆,但遗憾的是我有很多照片没留下来 ~_~lll
没关系,还有半年的时间。这半年内要努力填满我相簿里的空位,不让留白。^-^
我与新院有个约会
进入办公室后,有热情又亲切的教职人员招待我们。当时,教职人员帮我的死党解释课程,而我只是陪我的死党丽云来询问媒体研究系的课程。最终,没想到我也被该课程吸引,然后和她一起报名了。
插曲: 原本的我在中学毕业后是不知道自己要继续修那一门科的。本来想当护士,但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然后就暂时替阿姨打工,筹钱。。。。。
怎么会选择来新纪元学院读书?其实我没多想,只是不想再过打工生活。当然,还是有些因素影响我来这边求学的。那就是这边的人情味比其他大专院校来的重;此外,这边的学费很便宜,而且我还可以申请奖学金(省下一笔);接着,就是这边的住宿环境很好。哈哈,想想下新纪元还有蛮多东西吸引我的。
Sunday, October 29, 2006
美国人的自由被恐怖主义侵犯了
美国国会仅用45天就批准了的《爱国者法案》,在美国社会中引发巨大争议。支持者认为《爱国者法》对于美国反恐至关重要,有必要将大多数条款永久化,以便执 法机构能有足够的权力搜集证据,防范恐怖袭击。反对者则认为《爱国者法》赋予执法机构的权力过大,因此必须对有争议的条款加以严格界定,以维护美国民众的 基本权利。
究竟该法案的重点是什么呢?
它从法律上给予美国国内执法机构和国际情报机构广泛的权力和相应的设施以防止、侦破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
在该法案的条款中有两项争议最大,其中一项是漫游窃听条款,另一项是搜查记录条款。根据漫游窃听条款,调查人员可以得到授权,截取嫌疑人的电话通话内容 或因特网通信内容,而监控目标并不局限于某个可疑电话,调查人员也不用明确要窃听的嫌疑对象。根据搜查记录条款,联邦调查局人员具有获取商业活动记录的权 力,只要提出这些记录和外国情报调查有关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各种记录,这包括图书馆、大学、书店、音像店的各种商业活动记录。
由于“美国爱国者法案”对公民 的自由造成侵害,因而引起了上至共和、民主两党,下至普通民众的不满和忧虑。人们尤其对延期条款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极为不满,认为这两项条款对美国传统中强 调的个人自由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美国各地已经有上百个司法管辖区颁布决议和法令,谴责“爱国者法案”对民权构成侵犯。
不难看出,《爱国者法》中的一些条款已触及了美国社会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的底线。在美国人心目中,公民权利是至高无上的, 是美国立国之本,任何侵蚀公民权利的做法都必须有其必要性,否则难以得到认可。即使在经历了“9·11”事件之后,美国人对《爱国者法》的出台仍然意见不 一。
网络 v.s. 法律

LAWS OF MALAYSIA
Act 589
Malaysian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Commission Act 1998
中国管制网路的法律与法规:
网路管理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
-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 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
等等。。。
域名管理:
-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
等等。。。
网络安全的法律及法规:
-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 [法律]《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等等。。。
资料来源:中国网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192893.htm
哇!!原来有这么多的字眼是被中国政府视为敏感的
一般概念
etc...事件
- 中俄边界冲突
- 未被屏蔽:黑瞎子岛及银龙岛(en:Yinlong Island)
- 六四
- 一塌糊涂
- 未被屏蔽:YTHT
- 汕尾 - 参看2005年汕尾东洲警民冲突事件
人士
etc...媒体
还有。。。政治人物、法轮功、台湾、西藏及新疆相关、色情
详情可游览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防火长城关键字列表
Saturday, October 28, 2006
言论自由被剥夺 网络审查侵犯中国人基本人权
中国政府的立场
中国政府认为由于网络信息质量和真实性参差不齐,比如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认为是带有敌意而建立的,具有煽动、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在人民的辨别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其影响和蛊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经过外交部的调查,这些被封锁的网站内容都是不合法与不健康的,所以予以封锁。通常这样的网站都会涉及六四事件、法轮功(被官方认为是邪教)、色情,台湾独立问题以及西藏独立问题等等。反对者的观点
在中国国内外,很多人认为这些措施太严厉,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动,侵犯了公民的言论、通信、知情权利,限制了因特网本应具有的言论自由和民主精神,这样的做法会影响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不利于那些发表独立见解和思想的网站,同时这些做法也迫使一些打“擦边球”的网站只能通过外逃的方式来获得生存空间。有人引用《世界人权宣言》 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来维护网上发表文章的权利。同时反对者认为,审查手段会造成灾难,比如在SARS事件初期,政府在网络上严格禁止疫情的发布与讨论,导致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和产生更多的伤亡。中国政府的厉害
中国网络的发展比较快,从1994年加入互联网至2004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有9400万个(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在家上网的人数在世界上的排名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有部分专家认为“对于个人通讯和特别是来自海外的信息,从建立互联网的第一天起,中国大陆政府就开始了网络审查。” 近年来,多部为互联网制定的法律也开始在中国实行。
以互联网和数码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机遇,但却给当局的言论控制带来挑战,也使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以及中国政府的封闭式管理产生难题。
中国是一块很肥的田,在中国经济开放后,许多国际大公司都对中国的市场垂涎三尺。为了進入中国市场,谷歌( Google)、微软( Microsoft)、思科( Cisco)和雅虎( Yahoo)美国四大电脑科技公司都不得不向中国的网路审查低头.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 BBC)亦被指向北京的网络审查低头。 BBC最近建立了一个网站,专门提供学习英语及某些不像会触怒北京的新闻等资讯,以期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谷歌和它的竞争对手雅虎都采取了同样的屈服做法,進行网路审查,在这些搜寻引擎上,中国的网友根本无法找到含有被中国视为敏感字眼的相关资讯,例如六四天安门事件、法轮功、西藏独立等。
谷歌等公司的做法引起国际人权团体的强烈谴责,认为它们为了商业利益,牺牲了自由原则。谷歌在美国也面临司法部要求交出网友搜寻活动资料,引发侵犯隐私权的争议。
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金盾工程
- “金盾”工程建设背景
专家说,金盾工程是要令每台上网的电脑有一个独立身份,IP地址就是电脑的身份证,以后用家去过哪里、访问过哪些网站、在哪里发表过文章、接收过甚么讯息、传递了甚么讯息,都会留下网络脚印,行踪一目了然。
不过,模糊了用户的网络身份,即IP地址,网管当局就要与大陆的网民玩猫捉老鼠的游乐。专家说,目前大陆不少的网民就是用动态网(https: //dongtaiwang.com/)、无界网络(http://www.wujie.net/)、自由网(http://freenet- china.org/)、花园网(http://gardennetworks.com/)来破解网络的封锁。
美国动态网的专家夏比尔继续说:“这些技术都是很安全的,用我们的这些技术,你只是在网络上看,你看的是通过我们管理的这些网络,大陆的这些网络监控,就不知道是你的IP在看这些网站。”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照相手机 ——平民记者的好帮手

由于带有录像功能的移动电话在欧洲日益普及, 人们可以抢在电视台记者以前拍下事发现场的情形。
重要的新闻来源
在伦敦四处地点发生爆炸后,通过手机拍摄的上千张图片和一些录像很快在互连网上露面。博客网站,图片交流网站,互联网新闻网站,新闻电视台在爆炸发生后立即采用了这些图像资料。快的几分钟,慢的几小时, 爆炸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博客网站和图片交流网站。一些国际大媒体网站,比如BBC新闻网站以及天空新闻网站,立即做出反应并要求读者传递他们的照片、录像和叙述。
公民新闻
虽然伦敦地铁的绝大部分地区无法打通移动电话,但是并不妨碍拍照、录像等一些功能。第三代数码技术(3G)以及带有录像功能的第二代数码技术移动电话在英国日益普及。英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过80%。
主流媒体采用移动电话报道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和非新闻工作者之间关系发生变化的迹象。 移动电话成为抢在电视记者抵达现场之前抓拍新闻的一个重要工具。
这种被叫做"公开来源新闻" 或者"公民新闻"的手法在去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被广泛采用。移动电话拍摄的图像还可成为重要的调查工具。在伦敦爆炸案的调查中,警方将在大量的移动电话图像中搜索罪犯线索。
MCMC 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

Malaysia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Commission (MCMC)
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于1998年11月1日成立。委员会的成立遵循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1998年的法案。其目的是促进和管理通讯和对媒体 行业的发展。她的职责于2001年的1月1日进行了扩大,被扩大的职责包括在1991年的邮政服务法案的指导下,管理邮政通信行业,以及在1997年的数 字签名法案下的指导下,管理认证服务。
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的目标是要创造出全球化的、高效的并且能逐渐自律的邮政、通讯以及多媒体工业。这种工业能够迎合马来西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国家政策目标和为了通讯与多媒体工业,及建立所同意的业者行为标准的需要,以及
- 提 倡 一 个 资 讯 服 务 供 应 是 以 持 续 提 升 人 民 的工 作 及 生 活 素 质 为 前 提 的 公 民 社 会 。
- 管 制 最 终 用 户 的 长 期 利 益 。
- 让 消 费 人 对 提 供 的 服 务 更 有 信 心 。
- 滋 长 及 培 育 本 地 的 资 讯 资 源 及 文 化 代 表 性 以促 进 国 家 认 同 及 全 球 多 元 化。
- 把 马 来 西 亚 建 立 成 主 要 全 球 中 心 及 通 讯 、 多媒 体 资 讯 与 内 容 服 务 的 中 心 。